夷惠俱可慕,清和合天真。汨予流俗中,岂暇思古人。
抱拙耻为佞,遇物展殷勤。虽无失巳尤,事过每自嗔。
邻翁偶相访,延坐列主宾。为言秫田登,愿我尝其新。
巨榼倾浊醪,鸡黍杂前陈。持杯强劝饮,礼率意态亲。
顾予寡德业,无以给北邻。何阶及尔辈,愧此风俗淳。
酒酣述往事,所历多苦辛。却忆全盛时,无言指苍旻。
世运有隆替,玄造岂不仁。父老且少安,汝本三代民。
九重敦政教,万几尽经纶。行当
邻父携酒相饮。明代。方孝孺。 夷惠俱可慕,清和合天真。汨予流俗中,岂暇思古人。抱拙耻为佞,遇物展殷勤。虽无失巳尤,事过每自嗔。邻翁偶相访,延坐列主宾。为言秫田登,愿我尝其新。巨榼倾浊醪,鸡黍杂前陈。持杯强劝饮,礼率意态亲。顾予寡德业,无以给北邻。何阶及尔辈,愧此风俗淳。酒酣述往事,所历多苦辛。却忆全盛时,无言指苍旻。世运有隆替,玄造岂不仁。父老且少安,汝本三代民。九重敦政教,万几尽经纶。行当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 ...
方孝孺。 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
下皋俱乐亭扁 其十。明代。黄仲昭。 潇洒林亭仅数椽,包罗风景迥无边。夜来微雨兼秋至,彻骨清寒疑欲仙。
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。宋代。朱熹。 微吟泽畔几扶筇,自笑摧颓一秃翁。羞见芙蓉好颜色,且凭诗律傲西风。
游侠篇 其二。魏晋。张华。 秦人不窥兵。赵胜南诅楚。乃与毛遂行。黄歇北适秦。太子还入荆。美哉游侠士。何以尚四卿。我则异于是。好古师老彭。
送张仲实之宜兴。元代。杨载。 南渡邦初造,西山将独贤。立功何赫赫,流庆尚绵绵。报国横戈数,登坛授钺专。风云方际会,江海固周旋。控险千钧弩,临危七宝鞭。忠诚深足仗,智勇实兼全。自返高桥役,端持宥府权。兵威终抗敌,人力可回天。甲第无踰者,诸孙固颖然。初生同燕颔,有美自蝉娟。善学闻当代,能诗起妙年。卫公犹故物,郑老竟寒毡。矫矫青云器,泠泠白雪弦。同游虽未达,自视已无前。政事兼留意,时髦孰比肩。知机无转石,纵辨若奔川。特达群公荐,酸寒众目怜。姑为文学掾,会觅孝廉船。必见公侯复,无论雨露偏。秋风鹏鹗健,万里正翩翩。
颂古三十一首。宋代。释如本。 一波才动众波随,汩没尘寰几个知。突兀须弥横宇宙,纵横妙用更由谁。
题方方壶画垂纶意 其一。明代。蓝仁。 渔父空头白,生涯一舸微。欲浮沧海去,又逐暮潮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