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爱友朋,况子总角契。行止虽殊涂,趋舍要一致。
五年沪上语,人事恍隔世。湖山枉嘉招,握手转欲涕。
涉旬餐胜足,别绪起酒次。投诗徵赠言,吾意子故会。
圣湖自明瑟,宁以晴雨异。颇嫌游者众,林墅或为累。
南山虚且深,松篁閟静翠。九溪十八涧,佳处岂在寺?
意行试龙井,茗淡滋可味。文字外有禅,兹游子幸识。
留别豫生。清代。陈宝琛。 平生爱友朋,况子总角契。行止虽殊涂,趋舍要一致。五年沪上语,人事恍隔世。湖山枉嘉招,握手转欲涕。涉旬餐胜足,别绪起酒次。投诗徵赠言,吾意子故会。圣湖自明瑟,宁以晴雨异。颇嫌游者众,林墅或为累。南山虚且深,松篁閟静翠。九溪十八涧,佳处岂在寺?意行试龙井,茗淡滋可味。文字外有禅,兹游子幸识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曹氏寒碧即事。宋代。葛绍体。 屋头杨柳绿参差,小竹疎花此更宜。帘漾水纹闲昼日,早秋风物似春时。
在旅不在家书。宋代。陈宓。 无心览卷谩舒卷,有念盈怀日往来。十日离家劳梦远,一行无字强颜开。
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到来幽意惬,久坐野情长。有榭皆临水,无轩不极凉。菊荣抽早蕊,兰晚茁馀芳。便作吾庐得,高眠到上皇。
梅花喜神谱·大开一十四枝。宋代。宋伯仁。 举头见长安,志士欣有托。葵藿一生心,岂容天负却。
秋村十二咏 其十二 筑圃。清代。成鹫。 瓜熟已除架,苋乾无复蔬。何当灌园罢,又是筑场初。晴日迟收稻,中田早结庐。自来勤动惯,不敢废耕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