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

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朗读

线迳盘邅回,老壁出参错。

洞深路欲无,且进还悸愕。

太虚堕滓液,有此奇伟作。

芮也劳斧斤,此语失之凿。

关崖湿生云,泉杂云影落。

殿头何进仙,怡然骑木鹤。

1.线迳盘邅回,老壁出参错‌ 描述蜿蜒曲折的狭窄山路,以及岩壁上参差交错的古老石壁,突出山路的险峻与地貌的奇崛‌。 ‌“线迳”‌:喻指细长如线的山路;‌“盘邅回”‌:盘旋迂回,暗示行走艰难‌。 2.洞深路欲无,且进还悸愕‌ 写深入洞穴后路径几近消失,前行时既忐忑又惊愕,凸显探秘的紧张感‌。 3.太虚堕滓液,有此奇伟作‌ ‌“太虚”‌指自然造化,‌“滓液”‌暗喻雨水或溶岩。此句赞颂自然神力雕琢出奇伟的溶洞景观‌。 4.芮也劳斧斤,此语失之凿‌ ‌“芮”‌指西汉长沙王吴芮。传说他曾派人凿山追求仙女张丽英,但徒劳无功‌。 ‌“失之凿”‌:讽刺吴芮强行开凿的举动违背自然,暗含对蛮力的否定‌。 5.关崖湿生云,泉杂云影落‌ 描绘湿润的崖壁云雾缭绕,泉水与云影交织的朦胧景致‌。 6.殿头何进仙,怡然骑木鹤‌ 以传说中张丽英乘木鹤升仙的典故收尾,赋予山水以神话色彩‌。

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创作背景

金精洞位于江西宁都,因张丽英传说被称为“仙人洞”。相传张丽英为避秦末战乱隐居于此,后拒绝吴芮求婚,乘紫气升仙,成为当地文化符号‌。曾原此诗将实地探秘与历史典故结合,展现了宋代文人“以景寄情”的典型创作手法‌。
主题‌:全诗以金精洞为背景,融合山水描写与历史传说,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,又暗含对人为干预的批判。
‌用典‌:诗中“芮也劳斧斤”呼应了吴芮凿山求仙的传说‌,而末句“骑木鹤”则化用张丽英成仙的故事,虚实相生。
‌语言风格‌:通过“盘邅回”“悸愕”等词强化行路之险,以“奇伟作”“湿生云”等意象渲染洞天福地的神秘氛围‌。

曾原

宋代诗人,以其诗歌创作著称。他的作品包括《作歌咏苏云卿》、《题瘦马歌》、《寺中侨居》、《题贤女祠》、《同戴石屏十人重游分韵得凿字即席赋》和《赋杨妃袜》等。这些作品展示了曾原在诗歌创作上的多样风格和深厚功底‌12。 曾原在宋代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,他与同时代的诗人戴复古一起创立了“江湖吟社”,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,使得他的名声大噪‌3。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,也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 曾原的诗歌风格多样,既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之作,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深刻篇章。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,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...

曾原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呼朋万里外,拍手层霄间。塞晚浮烟重,天空岁月闲。

断云迷古戍,落日照西山。幸有声歌在,更残且未还。

()
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跻。雪深封佛垄,云暗锁桃溪。

流水无还有,乱山高复低。欲寻刘阮洞,归路恐成迷。

()

枉渚簇兰芽,人家半钓家。炎天飞片雪,白鸟落平沙。

()
沙曾达

纵横经籍喜幽居,满架琳琅胜五车。图著身心能阐发,不同高阁饱蟫鱼。

()
弘历

别馆花宫侧,轩斋阅岁年。晚芳生意趣,古干静因缘。

新月才堪对,清宵剧可怜。朦胧香阁影,空色悟初禅。

()

匆匆还重九,匆匆又岁华。

不妨将白发,剩与插黄花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