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从建州归,视我送行诗。为述贤守政,士民图以思。
贤守吾所习,实茂名故宜。朅来获展卷,题咏如列眉。
因索老夫句,愧无幼妇辞。廿年伏田里,疾苦粗能知。
福州视建州,瘠等奢俭歧。自从互市来,漏脯聊充饥。
算缗垂卌载,骨尽嘬其皮。山赭林木乏,钱荒茶纲疲。
比年更旱涝,十户九流离。岁币苦搜括,鸡豚细无遗。
铤鹿岂得已,丛爵弥可悲。君来摄郡符,下车廉声驰。
阳春气满腹,百蕴不一施。却遭按剑眄,还忆专城治。
嵯嵯黄华秋,别来忽已期。会当游鲤湖,问俗木兰陂。
谁谓民无良,直道傥在斯。
题程听彝郡侯芝城送别图即送其监税兴化。清代。陈宝琛。 客从建州归,视我送行诗。为述贤守政,士民图以思。贤守吾所习,实茂名故宜。朅来获展卷,题咏如列眉。因索老夫句,愧无幼妇辞。廿年伏田里,疾苦粗能知。福州视建州,瘠等奢俭歧。自从互市来,漏脯聊充饥。算缗垂卌载,骨尽嘬其皮。山赭林木乏,钱荒茶纲疲。比年更旱涝,十户九流离。岁币苦搜括,鸡豚细无遗。铤鹿岂得已,丛爵弥可悲。君来摄郡符,下车廉声驰。阳春气满腹,百蕴不一施。却遭按剑眄,还忆专城治。嵯嵯黄华秋,别来忽已期。会当游鲤湖,问俗木兰陂。谁谓民无良,直道傥在斯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。近现代。周岸登。 暗销魂。半窗蕉雨黄昏。早又画角吹残,三弄落谯门。欲向桂丛轻诉,怕桂花馨薄,不解留人。更素娥暝泣,鲛丝玉箸,难剪愁根。檐花滴碎,离情似梦,捣梦如尘。小阁笼寒,空伫想、夕篝熏罢,香篆秋痕。琼箫恨远,问甚时、重见真真。待后夜,定怀中掌上盈盈,唤起同款芳尊。
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 其二。清代。屈大均。 黄鹄歌声苦,何殊汉细君。蛾眉抛白草,凤翮堕青云。肉酪调斋饭,毛毡制战裙。雪花如掌大,持打皂雕群。
金刚随机无尽颂·持经功德分第十五。宋代。释印肃。 小法勿贪焚,无二亦无三。唯此一事实,何用广言谈。
即事。元代。项炯。 江南水阔疑无地,汉北风高忽似秋。鸿雁定应惊悄悄,麒麟何许泣幽幽。步兵阮籍唯耽酒,隐士庞公不入州。敢餍朝盘惟苜蓿,封侯浑是烂羊头。
舟次清口 其一。宋代。黄裳。 海岱东西六转春,投閒休说去思人。此方缘尽回头处,别有仙源可出尘。
辨水。清代。牛焘。 君不见,东坡调水传佳话,全凭清浊分流派。甘美香冽天一生,沁人诗骨清人肺。又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石水斗泥资灌溉。有时汲之供烹啜,不闻饮者比沆瀣。镇沅斥卤少清流,为渟为渊性不侔。山溪径雨尽泥滓,井泉不搅清且浏。人言井水多瘴疠,溪流虽浊不生忧。愚者传疑智者信,倒置流品付悠悠。此乡瘴气由山毒,蛇涎雀酡盈沟渎。污地浊泽此蒙泉,山薮藏疾当暑酷。滂沱一刷延溪满,溲勃何用勤渗漉。乡人晨昏剧饮此,荣卫安可容黪黩。此时幸有未枯井,无尘无垢可鉴影。舍此取彼胡为乎,一清一浊君试饮。吁嗟乎,古人品水重八德,陆公名泉亦难得。但看扬子江水尽狂澜,有人江底汲取临不测。